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学校召开2025年春季学期干部大会

审核人: 文泽浩 发布日期:2025-02-23点击数:

2月22日下午,学校召开2025年春季学期干部大会,传达学习市委发挥中国科技城优势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2025年工作推进大会精神和全市教育大会精神,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党委书记袁蓉主持会议。她强调,要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抢抓机遇,奋力拼搏,求真务实、紧抓快干,奋力谱写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技术大学新篇章,为绵阳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议确定了学校全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精神,以“双高”建设为抓手,聚焦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努力谱写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篇章,为绵阳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会上,袁蓉指出,市委聚焦发挥中国科技城优势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召开了“新春第一会”,明确“发挥中国科技城优势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这个推动绵阳高质量发展的“总牵引总抓手”,为全市上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步调一致向前行明确了力量聚焦方向、指出了实践路径遵循。全市教育大会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全面总结我市教育事业发展取得的成绩,深入分析我市教育事业面临的形势,系统部署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市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保障措施,为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市提供了行动纲领和科学指南。

袁蓉结合当前形势和学校实际,就贯彻落实市委“新春第一会”和全市教育大会精神以及新学年工作如何讲实干、抓落实提出三点要求。

一要紧跟形势,融入地方担使命。要锚定目标,服务地方发展。紧密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国科技城建设等国家战略需要,对接产业,优化专业设置,精准满足产业需求,为区域产业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高素质技能人才;深化育人,构建全新格局,持续深入推进省级“三全育人”标杆院系建设,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思政育人体系,培养出既具备扎实专业技能,又有坚定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深化融合,打造职教样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开发到实践教学,企业全程深度参与,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的无缝对接,切实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拓展培训渠道,深挖特色优势资源,做优做强培训品牌,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年社会培训目标任务,开创学校社会培训工作新局面。推进数字化,赋能教育升级。以国家信息化标杆校建设为契机,整合各类教育教学资源,在智慧校园建设方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提升学校整体的信息化水平;打破数据壁垒,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共享共用,实现治理效能提升,推动学校管理从传统模式向数字化、智能化模式转型,提升学校管理的科学性和精细化水平。

二要立足校情,找准坐标谋新篇。要坚守办学方位,贯彻教育方针。始终坚定不移地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实践,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确保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锚定发展定位,聚焦应用型建设。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及时调整专业布局,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拓展校外实习基地,增强学生职业技能与就业竞争力。争先进位提升,凸显学校优势。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教学质量,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与应用,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打造特色专业,加大师资引进和培养力度,提升师资水平,打造一支师德高尚、技艺精湛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三要心怀大局,知行合一促发展。要讲大局、谋大事,始终锚定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技术大学宏伟目标。深入宣传学校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和发展举措,增强师生对学校发展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汇聚起推动学校发展的强大合力。敢担当、善作为,全面推动大学治理体系改革创新。深刻认识和把握学校治理新任务新要求,不断提升学校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学校的长远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抓落实、重实效,坚决确保全年目标任务落地落实。全校上下要紧盯目标抓落实,持之以恒抓落实,健全机制抓落实,领导推动抓落实,共同全力推进学校2025年重点工作落实见效。

党委副书记、院长王荣海在讲话中回顾了学校2024年工作,分析了学校面临的环境形势,并从“强化党建引领,筑牢发展根基”“深耕教学改革,培育优质人才”“加强师资建设,打造卓越队伍”等十一个方面安排了学校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他强调,2025年是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元年,是“十四五”冲刺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谋篇布局之年。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全校上下要进一步强化效率意识、标准意识和答卷意识,团结一心、奋勇拼搏,扎实推进学校各项工作,为绵阳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和推动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市贡献绵职力量。

全体校领导、科级以上干部参会。(文:杜健,图:谌丹阳,编辑:刘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