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学院召开了教学改革工作会议。党委书记、院长文晓璋,副院长肖争鸣,教学督导专家组组长周润宇教授,教务处和各系领导2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副院长肖争鸣主持。
党委书记、院长文晓璋作了动员。他讲道: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既能动脑,更能动手,经过实践的锻炼,能迅速成长为高技能人才(即教育部长周济所说的“银领”、“应用型白领”)的学生。客观审视2002年以来我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总的说来与这种任务的要求是相当吻合的;但在实施中,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确实还存在强调综合素质有余,突出专业特色、特别是实践教学不足的问题。如果不加以改革,就存在毕业生“文不得也武不得”,理论上比不过四年制普通本科生,实践上比不过技校生的危险!就业难是全国高校的共性问题,但也存在局部好就业的现象。要做到就业好,关键在于专业要特色鲜明,学生要特长突出,真正是企业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因此,必须从现在起,下大力气进行教学改革。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要时刻牢记,高职学院决不能办成普通高校的压缩版。高职的教育思想,应该是以知识学习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素质提高为目标,全面塑造高技能人才。高职的教学内容,重点应该是三大板块:知识、技术、方法。无论哪一个板块的内容,都要强调应用性、实用性,要进行取舍、整合。其次要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按照适用、够用的原则,取消或整合一部分基础课程,最大限度地增加实践课程,延长实践教学时间。第三,要改善校内外实训条件,切实增强实践教学能力。第四,要延请和培养一批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为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供师资保障。
|
副院长肖争鸣组织教学口的中层干部学习了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全国高职教育第三次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要点,要求他们首先转变观念,围绕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积极地、不断地做出努力。他还对即将实施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做出了具体安排和部署:一、加紧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教务处和专家组要尽快制定指导意见,各系要在5月1日前完成方案修订。文科专业要率先制定二年制专科培养方案,争取在全院乃至全省首先进行试点。按照“老生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对2004级新生执行新方案。二、修订各专业课程和教学大纲。课程设置、安排也要向实践环节倾斜。这项工作6月1日前完成。三、三个省级教改示范专业,4月1日前要完成改革方案,由学校审定实施。四、开展精品课程建设。教务处和专家组要迅速制定方案,各系要做好准备,进行申报。五、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各系要主动出击,与企业签订长期、互利的合作协议,可以是服务型、科研型、课题攻关型、“订单式”培养型、综合型等各种形式的合作。要选择重点专业,提出实验室整合或改造方案;要建设仿真系统,学院将有重点地加大投入,改善校内实训条件。六、加强师资队伍及师德师风建设。要拓宽思路,积极引进优秀师资,包括引进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研究员、高级工程师、技师作为兼职教授、副教授、讲师。对学院培养的教师,在给予充分尊重和关心的同时,也要加强要求和管理,保证他们真正为学院做出应有的贡献。要杜绝教师中的违纪行为,对主讲教师的授课要进行跟踪,对出题教师要加强监督。要进一步改革分配方案,拉开差距,向关键岗位、重要岗位和真正做出了贡献的教职工倾斜,激励教师争创优秀。(夏令)
|